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快捷登录

手机号码,快捷登录

用心理学戒色瘾

关注:129

所属分类: 捐助会员专区 用心理学戒色瘾

本版主题: 25

今日更新: 0

用心理学戒瘾,25天过上自律人生
发布新主题

03 误区识别:你戒不掉,是因为缺乏意志力?/录音

1 / 624
hodeoo 发表于 2022-4-25 22:26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vip隐藏提示



因此,真正的戒瘾并不是完全戒断,而是减少伤害。也就是说,只要瘾对你的生活、对你的身体,对你的工作和学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减小,都可以算作戒瘾成功。这样一来,你对戒瘾,对戒自己的物质的瘾、行为的瘾,就会增加很多信心。

第三个误区是认为瘾是道德问题,是一个人堕落的表现。

一提起成瘾的人,大家可能就会有不好的印象。会认为,他们都是不学好、想学坏,都是放纵自己才会上瘾。认为他们不求上进,没有进取心,自甘堕落。并且会歧视、指责、贬低、惩罚或者是否定他们。如果家人也抱有这样的想法,那么他们对成瘾的孩子或者另一半动不动有可能就是指责、或者是打骂,会做很多伤害彼此关系的事情。

而成瘾的人呢,因为担心周围的人会有这样的看法,变得孤立起来、会变得不敢再去求助;久而久之也掉进这样想法的陷阱里,觉得都是自己有问题才会上瘾的,尤其是被性瘾困扰的人,更加容易觉得自己道德败坏,觉得自己堕落了,结果内心里羞耻感越来越强烈,不断地厌恶自己,拒绝自己、排斥自己。

现在的医学研究表明,瘾是一种精神障碍,它根本不是道德问题。在世界卫生组织的《疾病分类诊断—11》和美国《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5》里,很明确的把烟瘾、酒瘾、赌博成瘾、毒品成瘾列为精神障碍。

就像抑郁症那样,是我们心理上生了病。而在心理咨询中,我们也会认为,把成瘾和道德、和个人品格联系在一起,是非常不利于戒除成瘾的。成瘾并不是成瘾的人有问题,而是瘾本身才是问题。是行为有问题,不是人有问题,行为有问题,我们解决行为就可以了,那么我们对人要进行保护。

因此,那种把成瘾看成是道德问题,仅仅希望用谴责、打压、控制、严厉惩罚来解决成瘾问题,可能会适得其反。我们需要放下这种不恰当的成见,坦然地面对成瘾是一种心理障碍,是一种精神障碍的事实,进而寻求医疗的帮助、寻求心理学的帮助。

我们接着往下面看,第四个误区就是认为瘾需要严厉的惩罚才能戒掉。往往成瘾者的家人会抱有这样的看法,进而对他们采取高压手段,给孩子断网、没收手机;或者是父亲把烟酒都藏起来,还会伴随日常的打骂和言语羞辱、或责备;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,成瘾者不仅不会才能够成瘾中走出来,而且成瘾者和亲人之间的关系也被这种严厉的惩罚给破坏了。

实际上,瘾之所以会发生,通常与成瘾者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亲密关系有关。就像我们在第2课所看到的的那样,比如,夫妻关系不良,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不好,等等。一旦在现实当中的亲密关系出现问题,那么成瘾者可能就会通过成瘾对象或行为来寻求和获得亲密关系,从而补偿他在现实亲密关系中的不足。

我们会看到,严厉惩罚往往会把家人从成瘾者的身边推开、从成瘾者的心里推开,会让他们更加孤立、更加无助。这样的话,他们在现实中就会更加的缺乏亲密关系,他就更加需要通过成瘾的方式来获得对亲密关系的满足。所以,通常来说,严厉的惩罚对戒除成瘾没有多大效果。

有些人会觉得,你刚才都说了他们自己靠意志力不行,现在你又说惩罚和严厉也不行,那我们作为成瘾者的亲人,还能做什么呢?其实,这是医生和专家,包括心理咨询师都曾经走过的弯路,我们会看到,一些戒瘾,所用严厉的关押,或高控制、高惩罚的方法来使吸毒者戒毒,结果就是在他们出院、出戒毒所的当天就复吸了。那我们就要问,为何会这样呢?

葡萄牙曾经有过很严重的毒品问题,他们曾经从国家政策上采取过很严厉的惩罚措施,可是情况一点也没有改善。后来葡萄牙在2000年通过了新的《毒品法》,全部合法化,同时,免费给吸毒者戒瘾,给他们提供心理治疗、提供社区活动,帮他们找工作。结果,通过这种全方位帮助的形式,一些吸毒者就放弃了吸毒都不复吸了。为什么呢?

因为他们发现,周围的人从原来的的歧视、变成了帮助,他们有了好的工作,家庭和社区也都接纳了他们,他们重新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感,自然就不去碰毒品了。

因此,作为家人要明白,对于戒瘾的人来说,他们更需要的是我们的给予他们温暖和关心,更需要来自亲人的理解。一个成瘾的人之所以无法从成瘾中走出来,就是因为成瘾的东西或者是行为能够满足成瘾者的内在一些需要,比如,亲密、理解、认可的需要;欣赏、信任、自尊、尊重的需要,和成就感以及价值感的需要。只有他们能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这些需要的满足,他们才会慢慢地远离成瘾,或者是成瘾行为。

所以,我们越是能够给到成瘾者关爱,越是能够满足他们内在的需要,那么,对他们走出成瘾的帮助就会越大。

第五个误区是瘾只有借助家人的监督和控制才可以戒掉。很多成瘾者的家人,尤其是父母,会有这种想法。前面我们讲到,瘾的一大特点就是无法控制性,换个角度来看,就是上瘾的人,被他的瘾给控制了,他失去了对瘾的控制能力。

因此,对成瘾者来说,戒瘾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重新建立他对自己的管理和控制能力,我们可以理解为修复自控力、恢复自主感。

可是,作为想要帮助成瘾者的家人来说,他们往往会过度帮助他们制定戒瘾计划,监督他们执行戒瘾计划。就好像,上学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,你却要替他写作业、替他考试一样。

本来戒瘾是成瘾者的事,他们要对自己的瘾承担责任,家人的不当的帮助却让他们变成了提线木偶,“你得听我的,几点到几点不能玩游戏、几天不能喝酒、何时不能抽烟,等等”。这样一来,戒瘾变成了家人的事情,成瘾者反而不需要为自己成瘾行为负责了,既然不需要对自己的成瘾承担责任,那么,他也就不需要去努力应对戒瘾这个事情了。

这种矛盾发展下去,还会变成“是你要戒瘾不是我要戒瘾”的问题。他们会想“你要我戒是吧?你要我按你说的做是吧?我偏不!

我就要继续待在成瘾的里面,看你能把我怎么样!”尽管当事人明明知道继续上瘾的行为是对自己不利的、有害的,但为了反抗家人的控制,他就用这种招数反过来控制强烈要求自己戒瘾的家人,于是成瘾者和亲人的关系便变成了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,彼此都在打着戒瘾的幌子想要控制对方,戒瘾反而变得不重要了。

这种控制还会增加彼此之间的不信任感,当家人控制或监督成瘾者的戒瘾行为时,那么,也意味着家人对他们不信任。而成瘾者一旦觉得自己的家人不信任自己的戒瘾决心或戒瘾行动时,那么,他们自己也会对自己失去信任和信心,于是,他们可能再度放任自己的成瘾行为。

那么正确的帮助应该如何做呢?除了刚才讲到的要给予温暖和关心,还有很多的方法,我们会在后面的课程里详细讲到。

现在我们回到戒瘾的目的上来,我注意到大家还有一个普遍的误区就是戒瘾靠自己就行,不需要心理咨询的帮助。我们知道,瘾一旦形成,就会比较顽固的在一个人身上保留下来。
因为瘾的后面会牵涉到很多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要,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亲密关系的需要,此外,还有被关注的需要,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需要,还有被认可、被理解、被看见的需要等等。
  
想要从成瘾中走出来,就得满足我们的这些心理需求。而这些需要的满足,是需要一个人具有很大的心理能力的。这种心理能力通常很难靠一个人自己能够获得。一般都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,比如说,求助心理咨询师或者是精神科医生。

当然,也可以借助一些帮助戒瘾的社会互助团体来帮助你走出成瘾。只要成瘾者能够充分利用他自身和周围的资源,那么,他们就会能够利用更多的能量和机会来让自己走出成瘾。离开成瘾的可以性就会越大。

这六个误区,是我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,总的来说,这些误区都会造成我们在戒瘾的时候以一种对抗的心态面对成瘾,把瘾当看成我们的敌人。实际上,只有我们放下对抗的态度,放下这些错误的认识,才有可能开始积极、有效的戒瘾。所以,你可以对照看看,自己是不是有这些误区。

当然,除了这几条,关于戒瘾,你可能还有其他的想法和心得,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给我们,我们一起来讨论,看看你的想法是不是真的对戒瘾有帮助,如果存在误区,又该如何调整。

好,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,认识误区是为了真正有效地戒瘾做准备,下节课我们会讲到,你应该如何制定自己的戒瘾目标,如何制定戒瘾计划,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和计划。

谢谢大家的收听,我们下次课程再见
Tips: 戒友之家域名更改为- www.jiebbs.cn  感谢您的支持,官方指导微信搜索: bulu211  添加好友,谨防上当受骗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。。。djjdk 发表于 2023-2-15 18:16:37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Tips: 戒友之家域名更改为- www.jiebbs.cn 感谢您的支持,官方指导微信搜索: bulu211 添加好友,谨防上当受骗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

本版积分规则

发表新帖 客服
微信
手机
回到顶部